青春之河,汇入时代之海,作为新时代“浪花”,我辈青年当勇立潮头,做社会大船的瞭望员,做知识之船的舵手。我作为万千浪花之一,在大学期间,一直从江南出发,做知识的获取者、学术的探索者与服务的践行者,在各领域奋勇争先,稳中有进,持续发力。
勤学博思——固专业之基
流水要争先,更要争滔滔不绝。在青春的河道里,我一直谨记“笃学”的箴言,扬知识之帆,汲取书本的养分,入学以来勤学、乐学、尚学,在本专业的学习中,刻苦努力向下扎根,铸牢教育学的基础。目前累计共54门课程满绩,2024-2025学年绩点达3.96。专业课的深入和拓展并不只展现在数据上的直观,过去一学年,在初步学习完教育学、心理学与课程论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,我手握暗喻而曲折的钥匙,打开教育学的大门,深入教育史学习,与中西先贤,与古今教育哲人共话教育智慧;深耕课程论研究,深度学习小学语文、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,保持与时俱进的敏锐,与专业老师共同探讨2022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。除了学习好研究透这些师范生必须掌握的教育专业知识,我也潜心学习学科专业知识,在大一下学期选择语文方向来,在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上,我也做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、文学概论、现代汉语、中国现当代文学、儿童文学、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满绩,语文学科性质的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3.98。我努力夯实专业基础,拓展学习研究性方法,与专业导师交流,与优秀同学合作,积极参与专业导师的课题,作为项目主持人带领同学们科研探究。我深知基础教育是通往一切远方的原点,师范生具备着强大的可塑性,我触摸时代里有关教育的脉络,汲取书本的养分,立于教育的土壤,铸牢专业之基石。
尚行实践——筑责任之桥
如果说,汲取知识是青年大学生充实自我的课堂,那么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,则是青年大学生走出课堂,走向社会,走向真实并传递爱与友善、担当时代之责的重要课题。入学以来我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,曾作为队长带领小组参与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第二届行知大学生公益论坛暨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公益创新奖,带领小组完成两万余字调研报告,深入无锡尚贤社区、融创社区和东绛社区进行实地考察与田野调查,并走进社区完成阅读帮扶实践。曾作为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精品课题《吴仁宝精神研究》小组成员,负责课题材料收集、调研访谈和部分内容写作工作,2023年11月深入华西村,参与“学习吴仁宝 奋进新时代——纪念老书记诞辰95周年”活动的汇报演出。除此以外,我也连续两年担任无锡马拉松志愿者,获评优秀志愿者称号,曾参与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研究生支教团“星星远望”计划,与云南芒宽民族中学的学生进行书信往来,将江南的爱传向山川。作为师范生,我也怀揣教育情怀,积极投身各项支教活动,曾参与2023暑期大学生云支教实践活动,并于2024年暑期作为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“心手相牵”赴青海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成员,从烟雨江南前往湟水河畔,于青海省海东市贾湾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与推普调研,支教期间负责课堂设计、新闻宣传等多项工作,并受到中国教育电视台、中华经典诵读工程、江苏教育、海东日报等多个媒体平台宣传报道。同年八月,在结束支教后,我又积极响应家乡号召,参与淮安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,并本着教育情怀与锻炼师范技能的初衷,选择在江苏省清江中学课程与教学处进行实习,实习期间获得单位老师的一致好评,实习心得《育梦于教育,遇梦在淮安》也收获了老师们的良好反馈。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,我牢记使命,勇于担责,怀揣着“到基层去,到西部去,到人民中去”的情怀与理念,参与多项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,累计服务超过100工时,致力于以奉献之姿、实干之姿书写青春答卷。
多彩舞台——开创新之花
在时代号召素质教育的今天,我也将自己的成长目标定位锚准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。故而,我并未拘泥于课堂与标准化考试,我也在课外的文体类创新类舞台上展现自我。我热爱文学,充分发挥文学创造力,连续两年参与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并获二、三等奖,也在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新闻网上发表《戏里戏外,审美人生》和《惊梦》两篇文章。我也热爱舞台,连续两年参与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,荣获省三等奖、校特等奖等奖项,今年也在“诗教中国”赛道闯入全国决赛。除此以外,我的朗诵作品《英雄》也荣获首届江苏百万学子“云诵读”活动推荐展示作品,除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各个平台,我也十分珍惜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为我搭建的各个平台,我曾获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第19届校园十佳主持人大赛亚军、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优秀记者等荣誉称号。用笔触,用话筒传颂新时代的青年之声是我一直以来的信念,我十分珍惜每一页答卷,也期待站上每一个舞台,在时代之卷上做下属于我的批注,是热爱与理想的铿锵回应。大学以来,我勇于挑战,敢于创新,扬起了探索未知领域的创新之帆。通过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,我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,挖掘自己的潜力。本科期间,我积极参与各项科研,共积累4段科研经历——参与国家级科研1项,省级课题2项,主持省级子课题1项。与老师合作撰写《融合数字技术的科学教育能够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吗?——基于75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Meta分析》,目前论文在投(CSSCI)。此外还以学生一作产出论文《乡村教育数字化政策工具分析及优化路径——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59份政策文本》,整理筛选我国32个省级行政区有关乡村教育数字化的59份政策文本,利用Nvivo进行二维(政策工具-政策目标)编码,分析各地域差异化政策工具组合现状并提出优化路径,目前《终身教育研究》期刊录用。作为2022年度江苏省重点智库课题研究项目学生成员,作为第一作者产出论文《何以突围乡村困境: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现状与纾解路径探索》,被省级重点期刊《知识文库》收录,于2025年9月刊登。作为省级智库子课题《何以留住优质教师:县中塌陷背景下县域教师流失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》主持人,负责主持项目选题、以场动力理论为基础自编量表与问卷,并使用spss软件独立完成结项调研报告。
这些创新尝试不仅锻炼了我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,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,共同面对挑战,取得佳绩。每一次竞赛的历练,都是我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。
学生工作——炼实干之才
在学习、竞赛与实践之外,我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为团学组织服务,我将“服务同学,爱生敬师,炼就自我”的理念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从大一进校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,我就将“共产党是人民的先锋队”的理念植根于心,如今,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也在探索为师生服务的更多路径。我曾任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记者团采编部干事,由此增长了撰写各类文稿进行各类宣发的本领,曾任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学习发展中心学风督导部部长,助力学院开展“学在人文”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,任职期间参与组织举办多项大型赛事活动,譬如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第十七届、十八届未来教师技能大赛,学院优良班风创建评比大赛等,我现任小教2204班宣传委员,协助团支书开展每月团学活动。我也坚持朋辈引领的互促互助理念,担任小教2301班学业辅导员与小先生,担任小教2401班副班主任,任职期间开展学业辅导与朋辈交流活动80余次,线上答疑累计600余次,能够将自己的所学所得,所见所想传递给学弟学妹们,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尝试,看着他们闪闪发光也是极具幸福感的事。未来,我也将持续向党组织靠拢,为团组织服务,争做同学们的代言人,做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表率!
青春之河涌流,我也以浪花之名奔赴时代之海,勇立潮头,在学术中固专业之基,在实践中筑责任之桥,在竞赛中锻多元能力,在学生工作中炼实干之才,流水要争先,我也争滔滔不绝!

李青,汉族,2004年1月生,共青团员,就读于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小学教育(师范)专业。2022年9月入学,曾获中华经典诵写奖大赛国家级优秀奖、中国出版集团第二届大学生阅读分享活动征文二等奖、江苏省书评大赛特等奖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