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奖风采】彭成丽:秉初心前行,载耕耘致远

发布日期:2025-10-27来源:学工办 文图:彭成丽审核: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点击数:
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初入大学时,我常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想:未来的我,会成为怎样的人?三年后的答案,是一名始终怀揣初心、勇于探索的青年。我的成长,并非一串奖项的堆砌,而是一段段被汗水和信念浇灌的旅程。

正心明道,笃志力行的赤子之心

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。”这是我始终坚守的信念。2022年秋,怀着对党组织的无限向往与为人民服务的朴素愿望,我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自此,心中的赤诚与肩头的责任,找到了最为坚定的信仰基石和最为清晰的前行方向。在随后的两年多里,我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,积极参与理论宣讲、主题研讨与社会调研活动,努力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自觉,力求做到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2025年6月,我成为本专业2022级首批中共正式党员。那枚胸前的党徽,是信念的象征,更是行动的誓约。

2024年暑假,我随“心手相牵”支教团奔赴青海高原。初到时的强烈紫外线让我头晕,却挡不住走访的脚步。第一次踏进海拔三千多米的小学教室,看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睛,我的心被深深触动。支教的夜晚,我们在昏黄的灯光下备课到深夜;白天,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究课堂的奇妙。那一刻我更加坚信,教育的意义在于点亮心灵、改变命运,也在于让自己真正理解“为人民服务”这五个字的分量。

博学慎思,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

回顾三年求学路,成绩单上的数字变化:从大一的3.63,到大二的3.71,再到大三的3.98,固然记录了我的努力,但更珍贵的,是这条上升曲线背后所折射出的心路成长与认知深化。大一时的我,或许更关注于分数本身,急于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;随着学习的深入,我逐渐意识到,比起成绩本身,更重要的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悟。这种认知的转变,驱动我的学习从“追求高分”转向“追求真知”。

在多门专业核心课程中,我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,而是主动与同学们组建团队,共同探讨如何将理论应用于解决真实的教育问题。这个过程远非一帆风顺,我们曾为一个教学设计方案争论不休,也曾为了一次课堂展示的效果反复演练。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思维碰撞、一次次的推翻与重建中,我学会了倾听与包容,懂得了协作与分享,更磨练了在困境中寻找最优解的韧性。我珍视的,不再是单一的分数,而是这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理解、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共创、从知识积累到能力创新的蜕变。它让我真切地触摸到教育技术学科背后那温暖的人文内核,也让我的人格在团队的磨合中变得更加成熟与坚韧。

求真溯源,攻坚克难的探索之旅

科研对我而言,是另一种修行。非常有幸,我参与了智能问答系统与非遗文化传播的交叉研究。起初,构建知识图谱时无数数据像迷宫一般,让我几度怀疑自己的能力。可正是那些深夜的调试和推演,让我学会如何在复杂中寻找秩序、在挫折中寻找突破。

后来,我主持省级大创项目,带领团队调研全国近20所高校,完成两万余字调研报告。数据收集的辛苦远超想象——收集、整理、计算,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坚守。一路走来,我从最初的紧张胆怯,到能自信地向他人陈述我们的研究,收获的不仅是项目成果,更是一种“问题面前不退缩”的力量。

科研之外,我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收获成长。蓝桥杯设计大赛省赛二等奖、中国好创意大赛省赛二等奖等等,这些奖项的背后,是一次次方案的推翻与重构,是团队在无数次头脑风暴后达成的共识。每一次比赛都是新的挑战:需要在有限时间里统筹任务、快速验证创意,也需要在失败后重新出发。它们让我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,也让我懂得“集思广益”的真正含义——最闪光的创意,往往诞生于不同思想的碰撞。

回望那些奋战到深夜的时光,我发现科研与竞赛并非单纯的“成功与否”,而是一段自我锻造的旅程。它们教会我独立思考,更教会我谦逊与合作:每一个结果,都是无数人的智慧汇聚;每一次突破,都是团队精神的最好证明。这份经历,让我在未来的探索中更加笃定,也让我更坚定地投身科研之路,在未知的领域里持续求索、勇敢前行。

知行合一,服务社会的青年担当

学习与科研之外,我始终坚持把课堂所学带到更广阔的天地。作为教技2201班学习委员、教技2302班团建指导员,我用心倾听同学的需求,协调班级建设。组织活动的过程,既要精准到每一个细节,也要懂得激发大家的热情。这份经历让我明白:服务他人不仅是责任,更是一种成长的馈赠。

在社区实践中,我们团队为孩子们设计人工智能科普课程,看到他们因程序跑通而露出的笑容,我真切感受到知识改变未来的力量。知行合一的意义,在于让所学化为温暖与希望,让青春不止是个人的旅程,而是汇入时代的洪流。

三年的大学岁月,我从一名青涩的新生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担当的中共正式党员。我学会了在失败中坚持,在挑战中突破,在服务中体悟使命。成绩与荣誉只是注脚,真正让我自豪的,是这一路的坚定与热爱。

未来的路还很长,我愿以赤子之心继续探索,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,用智慧和热情投身教育与科技的交汇处。青春因奋斗而闪光,人生因担当而厚重。我愿秉初心前行,载耕耘致远,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。

彭成丽,汉族,2004年1月出生,中共党员,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教育技术学(师范)专业,2022年入学。曾获校二等综合奖学金、荣康信奖学金、蓝桥杯省赛二等奖、中国好创意省赛二等奖、校级“优秀学生干部”等奖项和荣誉。

建议使用屏幕分辨率高于360*640的终端设备浏览本站,推荐使用IE9+ChromeFirefoxSafari等桌面版浏览器和各种移动版浏览器(手机)来浏览本站。

您是第 位访客